不是现在的教育不如几千年以前的先贤们,而是人性在这几个千年里变化的实在太少了。从教育的角度来看,孔子无疑是一位成功者,他的学说和主张被近两千年的华夏子孙所传播。而作为一个程序员,我本来不是关心孔子到底说了些什么、有什么理论的,但是在一次出差的路上,听闻有学者在解读《论语》中的下面句话:

子张问于孔子曰:“何如斯可以从政矣?”子曰:“尊五美,屏四恶,斯可以从政矣。”子张曰:“何谓五美?”子曰:“君子惠而不费,劳而不怨,欲而不贪,泰而不骄,威而不猛。”子张曰:“何谓惠而不费?”子曰:“因民之所利而利之,斯不亦惠而不费乎?择可劳而劳之,又谁怨?欲仁而得仁,又焉贪?君子无众寡,无小大,无敢慢,斯不亦泰而不骄乎?君子正其衣冠,尊其瞻视,俨然人望而畏之,斯不亦威而不猛乎?”子张曰:“何谓四恶?”子曰:“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,谓之有司。”

上面一段话近300个字,程序员也记不住的,好在我们会用关键词搜索,本着能用搜索引擎解决的问题,决不用脑子的原则。我在网上摘抄了完整的这一段孔子和子张的对话。显然,孔子在针对『五美』和『四恶』进行展开论述。本着不做坏人,也不求上进做好人的思路,我分析了『四恶』以警我身,如能惠及他人,甚幸至哉。

问政

遥想子张当年向孔子请教如何从政时,孔子告诉他要遵从一定的美德并警惕不要染上四种恶习。这四种恶习是『虐、暴、贼、有司』,这是从人性的四个方面在教诲子张,建议他当官之后不要有凶恶残暴的行为,不要心胸狭隘、吝啬好财。现在看来这依然是对一个从政者的基本要求和标尺,但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在这四种恶习的深渊中挣扎,令人唏嘘,人性已逾千年,然分毫未改。

『不教而杀谓之虐;不戒视成谓之暴;慢令致期谓之贼;犹之与人也,出纳之吝,谓之有司。』这句话中引申出了『不教而杀』的成语,区分了什么是『虐』和『暴』。那孔子是怎么定义四种恶行的呢?

① 不给予一定程度的教育和劝导而直接把人抓起来杀掉,这种恶行叫作凶残;

② 不事先通知或提出明确要求而直接检查工作的成果,这种恶行叫作暴戾;

③ 很晚才给出明确的安排,却限期完成工作,这种恶行叫作以贼心害人;

④ 说是要奖励先进工作者,却出手吝啬,这种恶行叫作贪财小气。

可以说这四条已经把一个恶人的形象描述的无比生动了,闭上眼让我们想一下在我们短暂的人生经历中那些“恶人”,居然都能对号入座。

谋生

『四恶』对我们现代生活中的程序员有什么指导意义吗?且看我的引申:

① 作为项目负责人对组员不进行培训就直接把人踢出项目组,这人凶残啊!

② 作为项目负责人没有针对项目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指标,直接要软件/硬件的成果,这人暴戾啊!

③ 作为项目负责人前期没有给出截止日期,突然说时间到了,该结题了,马上就准备验收成果,这人心术不正,亦必是贼眉鼠眼之辈!

④ 项目结题了,作为项目负责人说要发绩效/奖金啦,这次一定好好奖励大家!然而,发下来的钱财却少得可怜,这种人必定中饱私囊、嗜财如命!

感谢千年前的先贤给了我们一个甄别”恶人“的标准,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,都有一个对照,挺好。

为学

在求学之路上很常见『十年伏案读书,搏得两袖空空』的现象。其中的关键是什么?我认为在于导师的选择。孔子说的『四恶』对我们的求学之路(选导师)有什么指导意义吗?且看我的再次引申:

① 导师或其课题组是否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的培训,如何对待犯错的学生,虐否?

② 导师布置任务时有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,检查成果前是否会提前通知,暴否?

③ 是否每次在接近截止时间的时候导师很急迫的要成果,贼否?

④ 发放奖学金或科研绩效时,导师是否很小气,甚至有克扣、回扣,吝啬否?

有了标准了,就像你知道尺寸了,怎么去找一个合适的导师呢?不接触导师你是发现不了上面四方面的问题的,但是程序员有办法呀,算法的两大思路是遍历递归,比如把这个导师现在指导的学生遍历一下?尤其是询问下已经毕业的利益不相关的学生?

写完以上文字,我检查了一下自己。

嗯……

愿诸位在充满荆棘与坑儿的人生道路上快乐多一些!子曰:『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小人反是。』